毒蕈中毒
2017-08-01 14:55204
蕈类俗称“蘑菇”,属于真菌类植物,具有大型子实体,为大型真菌,蕈类通常分为食用蕈、条件可食蕈和毒蕈3大类。毒蕈俗称“毒蘑菇”。
食用蕈有野生和人工繁殖两类。食用蕈味道鲜美、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效,是饮食业常用的食品原料。条件可食蕈是蕈体本身含有一定毒性,通过加热,水洗或晒干等处理之后方可安全食用。毒蕈是指食后能引起中毒的蕈类,约有80多个品种,其中含剧毒能致死的约有10种。
夏秋季节气温高、雨水多,蕈类生长繁茂,由于缺乏辨认经验,误食毒蕈事件时有发生。不同种的毒蕈毒性不同,主要分为原浆毒、神经毒、胃肠毒和溶血毒4种。所表现的症状各异,但不论哪一种中毒,只要是因吃蕈中毒的,都要及时采用催吐、洗胃、导泻和灌肠等方法,以迅速地排出尚未吸的毒素,然后再对症下药抢救。
饮食业采购员要掌握鉴别食用蕈和毒蕈的方法。一般可认为毒蕈有以下特点:蕈盖色泽美丽,或呈黏土色,表面黏脆;蕈柄上有蕈环、蕈托;菌体多为柔软多汁,汁液浑浊如牛乳,弄破后会发生明显变色;与银器共煮时可使银器变黑,也会使大蒜变黑。饮食业只能选用可靠的食用蕈,对可疑的蕈类,要送卫生部门检验。
毒蕈种类
竹玉蕈:多生长于竹林、杂树林,茎部容易垂直裂开。
卵天狗菌:多产于阔叶树林下,食用会引起强烈下痢。
毒蔓茸:多产于阔叶林,全株呈白色,有帽檐,根部有大壶和肉刺。
苦栗茸:群生于杉、栗的枯木。有苦味。
霍乱茸:生长于枯木、木屑。食用会引起剧烈下痢。症状类似霍乱。
编笠茸:多产于针叶树林和杂树林,菌伞呈脑髓状。
麻木蕈:生长在落叶,茎部受伤呈青色。
天狗蕈:多产于松榉等树林。伞表面有白色凸起物。
红天狗蕈:多生于阔叶林。茎呈白色。红伞内有白色凸起物。
柿玉蕈:多产于杂树林,襞部有茶色斑点。
月夜茸:群生于榉树林。茎部裂开有黑色斑点。
一枝玉蕈:多产于阔叶树林,茎裂成很细的痕迹。
草里红茸:多产于杂树林,伞表面有粘汁,常被误食中毒。
致命白毒伞: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,极易引起误食,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,一般与树根相连。
铅绿褶菇:铅绿褶菇多于雨后长在草坪、草地及蕉林地上。其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,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,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,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,也有可能因误食而致命
网孢牛肝菌:牛肝菌属中的某些种类含有神经精神毒素,降低血压、减慢心率、引起呕吐和腹泻,还可致瞳孔缩小。
大鹿花菌: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,菌盖直径8.9-15cm。呈不明显的马鞍形,稍平坦,微皱,黄褐色。
赭红拟口蘑:又称赭红口蘑。子实体中等或较大。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。
白毒鹅膏菌:子实体中等大,纯白色。菌盖初期卵圆形,开伞后近平展,直径7-12cm,表面光滑。菌肉白色。菌褶离生,梢密,不等长。
毒鹅膏菌:又称绿帽菌、鬼笔鹅膏、蒜叶菌、高把菌、毒伞。
哈蟆菌:子实体较大。菌盖宽6-20cm。边缘有明显的短条棱,表面鲜红色或桔红色,并有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颗粒状鳞片。
责任编辑:admin
- 上一篇:吃鱼需当心鱼类组胺中毒
- 下一篇:含氰甙植物中毒是怎么回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