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蜀田席菜
2017-01-19 11:46180
田席,或称巴蜀田席,是四川农村民间为红白喜事面设的筵席,由于是以在田间或院子中得名。据有限的文字资料记载,田席至少在清代道光年间就普遍存在了(1821一1850)。
田席一般多用猪、鸡、鸭、蔬菜为原料,其烹调方式以“蒸菜”为主:因为在农村宾客众多,筵席有时可达十几桌乃至几十桌不等,于是采用“流水席”的方式,客人八个围满四方桌(八仙桌)即开席一桌。
为了出菜快,乡间厨师在制作时就多采用能够大批量生产,较为规范化的烹调方式 一 蒸制,这种方法对于现代中式快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。蒸制的菜肴绝大多数都用蔬菜搭配,成熟后翻扣入大碗或大盘,荤在上,素在下(也有不翻扣的时候)故有“三蒸九扣”之说。而每一种菜肴中的肉均为八等份,如蒸肘子,为八块;粉蒸肉为八片,每人一份配,不会多也不会少。菜肴采用一次性全部迅速上桌,进餐时由同桌长者或尊者首先举著把盏,其余七人先后在碗中挟自己的一份肉,垫底的蔬菜则随意取食,佐酒吃饭自便。
田席的形式多种多样、有“九大碗”、“肉八碗”、“七星剑”或品级更高一些的如几个围碟、四个热炒、九碗正菜......。而“九大碗"是较为普遍的形式。在四川方言中“十”与“石”同音,兴有畜牧才吃石头做的碗,比如猪槽,且“十”与“死”谐音,不吉利;如遇乞丐前来讨饭吃,主人也要招待,因四方桌八人一席,故盛上八碗饭菜,在四川一些地区便称八碗一席为“叫花子席”,十碗一席为“猪狗席”之说。“七星剑”则为七碗菜,其菜肴种类少一些,级别规格要低一些;而“九大碗”中的九字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美好的数字;九九长寿,天长地“九”,故九大碗就成了四川农村较受欢迎的筵席形式。九大碗又称为“九斗碗",“斗”系过去量粮食的一种器具,在四川方言中有很大之意。
后来,田席中的上述菜品和九大碗这种形式也进入了城市,如清蒸肘子,姜汁肚子,清蒸杂烩、粉蒸肉、酥肉汤......。无念经是辛亥革命后,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都“荣乐园”创始人、川菜大师蓝光鉴所改革的筵席形式。现代川菜筵席形式都有田席九大碗的数字痕迹,即九个正菜,为八菜一汤。
责任编辑:admin
- 上一篇:筵席是什么意思?与宴席有什么区别?
- 下一篇:餐饮环境的除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