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播中banner
输入手机号直接登录
立即登录
直播中

你好!我是贵阳新东方的老师。

请问您是要咨询学习吗?

刚刚
复制微信

已有4920人进行电话咨询

*10秒免费给您回电(已加密)

给我回电

高考来临谁的压力最大?

2014-05-11 10:08 35

贵阳新东方烹饪高级技工学校-学院新闻栏目,高考来临 谁的压力较大?详细介绍了发生在我院的各种新闻。此次学院新闻栏目详细介绍的是“高考来临 谁的压力较大?

考生是高考的直接参与者,而家长、教师等作为考生的监护人和教育者,也“被高考”了。在社会越来越关注高考的整体大环境下,不仅应试的考生面临着压力,就连家长、教师等也感叹:“我们的鸭梨也很大啊!”那么,究竟谁的高考压力更大呢?本报在开平市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,邀请了高三学生、高三教师、家长、社会人员(未生育小孩的)四个群体各10人参与。结果显示,有75%的人认为,考生的高考压力是较大的。

  考生该做些啥?

 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

  “高考应试的是考生,他们面对的高压状态以及由此产生强烈的情绪,如焦虑、紧张等,都是其他人所不能体会的,他们的高考压力毋庸置疑是较大的。”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科长邓文英如是说。与此同时,她强调考生要正确对待自己所面对的压力:“应该明确的是,参加高考的每一位考生都有压力,有压力是正常现象。适当的压力能够促进考生应试的思维和反应,所谓‘急中生智’、‘超水平发挥’之类,都是在压力下的表现。”

  不过,过度的压力则会让考生的思维变得狭窄,打不开思路,可能出现“大脑一片空白”的现象。那么,考生应该如何排解自己的压力呢?邓文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列举了一下简单可行的方法:  

  ■方法一:

  每天  

  考生每天紧张的复习都是脑力劳动,大脑疲劳的时候可以转换一下环境。每天进行半小时的跑步、打球,能彻底地释放压力,如果与同学、朋友一起的话,还能聊,这都是较简单可行的。  

  ■方法二:

  适当娱乐  

  条件允许的话,考生可以看一些娱乐性节目,转移大脑的注意力。这类节目往往能让人开怀大笑,大脑可以休息半小时。  

  ■方法三:

  放松心情  

  简单来说,就是想吃就吃,想喝就喝,用愉快的情绪代替紧张的情绪。这个时候要注意适当地补充营养和水分,但是不能过量。

  ■方法四:

  树立信心  

  考生要正确对待高考,一个人的积累和储备是依赖多年的教育而形成的,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。考生在复习中不要追求把所有题目都做完,而要把会做的题目全都做对,从而树立自己的信心。  

  ■方法五:

  摆正心态  

  一个人的成功、成才不只看学习认知能力,还要看实践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。高考成绩并不能全部反映一个人的能力,如果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,即便取得了高分也没用。

  家长又该做些啥?

  让孩子无后顾之忧

  距离高考只剩下10天左右的时间,在“临战”阶段,考生父母应该做些啥呢?开平市开侨中学校长张德真为广大家长支招。

  张校长表示,父母是孩子较亲近的人,尽管考生平时学习与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,然而家长的支持永远都是考生前进的动力。在即将高考的这段时间内,家长们要做的,就是让考生没有后顾之忧。 

  ■方法一:不再增压  

  考上一所怎样的大学,人生的道路应该怎么走之类的问题,考生在整个高考备考过程中应该已经考虑过无数次。这不仅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,也是考生对自己的期待。张德真表示,这段时间不提倡家长再给考生增加压力,过多的压力可能适得其反,应该让考生稍微缓冲一下,以轻松的心态去应考。  

  ■方法二:给予支持

  临近高考,一些相关的考试费用也接踵而至。张德真说,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,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想方设法将这些费用问题解决好,避免让考生产生忧虑,从而在备考中分心。此外,家长还要适当给孩子补充营养,让考生充满精神和活力去应考。  

  ■方法三:营造气氛  

  家庭环境的氛围对每个人都有影响,对心理敏感的孩子影响尤其大。作为家长,如果两人相处不和,甚至发生吵架之类的事情,对考生的心理无疑会产生巨大的震荡。“家长这段时间尽量在孩子面前能够心平气和地相处,温馨的家庭环境能让考生感到温暖,这对他们更好地发挥有帮助。”张德真说。  

  ■方法四:帮忙准备  

  临近高考的这段时间,考生除了抓紧时间复习之外,还要准备考试的相关事项。由于事情琐碎,考生毕竟年龄不大,处事经验不足,这时候家长应该细心地帮助孩子准备考试的相关事项。张德真说:“如身份证、户口本之类,如果还没办理或者遗失的,家长应该抓紧时间办理相关的手续。”  

  ■方法五:陪伴考生  

  高考前学校会安排一天的放假时间,让学生自由支配,调整身心状态。这时,如果家长能陪在孩子身边,可以帮助考生缓解压力,也帮助他们增加信心。张德真说:“如果可以的话,我建议家长在这一天能够陪在考生的身边,跟他们聊、谈谈心都可以。”

  “过来人”分享经验

  学会释放压力

  切忌胡思乱想

  即将进行高考的考生对这场考试充满了疑问,对如何排解身心因此承受的压力也感到迷茫,那么作为曾经的高考考生,对自己走过的这段经历又有怎样的看法呢?记者就此采访了去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单科开平市第一名、现就读于中山大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周秀玲。

  “高考过去一年了,我对很多事情都淡忘了,不过对当时面临的压力,还是记得很清楚的。”周秀玲说,她的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,加上考前心理压力的增加,她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星期时突然患上了肠胃炎。“我平时就不是那种学习很拼命的学生,高考前可能是压力太大了,所以一下子病倒了。”

  不过,生病之后的周秀玲却觉得有点“因祸得福”。“肠胃炎也不是马上就能够治好的,身体感觉不舒服,所以虽然每天仍然继续坚持复习,但是关于高考的很多事情就没有去想太多。”周秀玲说,在这样一种状态下,她忽然觉得考试压力反而减轻了,心里平静了不少,复习起来效率也高了。在去年的高考中,周秀玲取得了总分639分,文科数学140分的好成绩,她觉得这多少跟当时较为轻松的考试心态有关。”

  平时喜欢看心理学书籍的周秀玲给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提个醒,要学会释放压力,考前不要胡思乱想,保持一种轻松的考试心态很重要。

  调查问卷

  问题一:谁的高考压力较大?  

  调查结果 □考生75% □家长12.5% □其他10% □老师2.5%  

  分析:从结果来看,四个调查人群基本上都认为考生是高考压力较大的。他们认为,考生是高考的直接参与者,高考与之息息相关,而其他人员包括家长、老师在内,尽管间接与高考相关,但高考结果的受益者还是考生。这部分人群同时认为,在社会普遍关注高考的大前提下,考生往往背负了家长、学校的期望,在家长、学校、社会的注目下,增加了考生考试以外的压力。  

  问题二:高考压力来自何方?  

  调查结果 □社会45% □其他22.5% □学校17.5% □家庭15%  

  分析:选择“社会”一项的人群认为,社会竞争日益激烈,就业形势同样不容乐观,在一个讲究能力但是又要看文凭的社会里,一张大学文凭能为就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,而高考结果对于拿到这张文凭至关重要。这部分人群同时认为,社会上还存在一种对高考结果进行互相攀比的心态,放大了高考的作用,无形中也形成了一种压力。  

  问题三:压力会对高考结果产生影响吗?  

  调查结果 □影响较大60% □影响适中32.5% □影响较小7.5%  

  分析:选择“影响较大”一项的人群认为,高考压力容易导致情绪化,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考试可能容易出错,无法发挥出正常水平,也可能因为兴奋过度而超常发挥,因而会对高考结果产生直接影响。

  本次问卷调查参与人数为40人,其中高三学生、高三教师、家长、社会人员(未生育小孩的)四个群体各10人,调查取样范围涵盖了当地两所高中及社会各阶层人员。调查问题较简单,不为完整地反映调查对象的所有观点,只为大概反映社会各个群体对高考压力的大概看法。

责任编辑:admin

查看更多